1一般规定
1.1玻璃幕墙主体结构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。
1.2点支撑玻璃幕墙支撑结构中的钢结构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GB50205的有关规定。
1.3玻璃幕墙构件及附件的材料类型、规格、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。幕墙构件施工前应进行检查。不合格构件不得安装和应用。
1.4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应独立编制施工组织方案,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施工组织设计规范》GB50502的规定,并包括以下内容:
一、工程概况、组织结构、责任和权利、施工进度计划安排;
2与主体结构施工、设备安装、建筑装修协调方案;
3运输、吊装方法;
4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;
5安装方法及允许偏差要求,重点、重点、难点施工部位的安装方法应独立标注;
6安装顺序及填缝收边要求;
7部件、部件、成品的现场保护方法;
8质量标准及检验验收计划;
9安全措施及劳动防护计划。
1.5单元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组织方案还应包括以下内容:
1模块件的运输和装卸方案;
2测量和监测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和楼层外轮廓;
3吊具类型及吊具移动方法、吊具安装位置及对主体结构的荷载影响、模块部件吊装位置、垂直运输及楼层水平运输方法及机具;
4.封边模块位置、封边工艺及操作方法;
5模块部件吊装顺序及吊装、调整、定位固定等方法及措施;
6幕墙施工组织方案应与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衔接,单元幕墙的边缘位置应与总施工平面图中施工机具的布置相协调。
1.6支撑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组织方案还应包括以下内容:
1.支撑钢结构的运输、现场组装和吊装方案;
2、拉杆、拉索系统预拉力的施加、测量、调整方案、定位、固定方法;
3.玻璃的运输、到位、调整和固定方法;
4胶缝的填充及质量保证措施。
1.7施工现场禁止在隐框、半隐框玻璃幕墙部件注入硅酮结构密封胶。
1.8选择脚手架施工时,应制定脚手架方案。悬挂式脚手架应为3层;落地式脚手架
应该是双排布局。
1.9玻璃幕墙施工测量应满足以下要求:
1幕墙分离轴的测量应与主体结构测量相匹配,主体结构误差应及时调整、分配和消化,不得积累;
2单元幕墙施工时,应测量和监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垂直度和楼层轮廓;
3、幕墙安装定位基准应定期检查;
高层建筑幕墙的测量应在风速不超过4级时进行。
1.10幕墙安装时,应及时保护半成品和成品;构件存放、运输、吊装时,应轻轻存放、运输、吊装
轻放,不得撞击、损坏或污染构件;型材、玻璃表面应采取保证措施。
1.11安装涂层玻璃时,涂层面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1.12焊接作业时,应采取保证措施,避免焊渣溅到支撑构件和玻璃表面。
1.13现场作业的硅酮建筑密封胶不宜在夜间或雨天涂抹。涂胶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要求。涂胶前,涂胶表面应清洁干燥。
2安装施工准备
2.1安装施工前,幕墙安装厂家应与土建承包商一起检查现场清洁情况、脚手架和吊装输送设备,确认是否具备幕墙施工条件。
2.2部件应按安装顺序排列,储物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。户外存放时应采取保障措施。
2.3因主体结构施工误差阻碍幕墙施工、埋件安装位置误差过大或主体结构未埋设预埋件时,应在幕墙安装前与业主、设计施工企业协商后,制定补救措施或可靠的连接方案。
2.4选用新材料、新技术的幕墙,应先制作样品。
3埋件、后锚固连接件
3.1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埋件,应按设计要求埋设在主体结构施工中。埋件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,预埋件的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0或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。
3.2埋件位置误差过大或未埋件时,应制定补救措施或可靠连接方案,经业主和土木工程设计单位协商同意后方可实施。
3.3埋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。埋件的位置应位于构件表面主筋的内侧。锚杆或锚爪与构件边缘的距离c、C1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GB50010或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。预埋件安装到位后,应采取有效措施固定预埋件,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。
3.4锚栓孔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。锚栓孔的直径、深度和形状应符合锚栓商品的规定,不得损坏主体结构构件的钢筋。化学锚栓用锚栓孔应用刷子和压缩气体清洗孔壁上的灰尘。
安装3.5膨胀型锚栓和钻孔型锚栓时,应采取有效措施,避免损坏锚栓头部螺纹。
3.6化学锚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:
1化学锚栓表面应干燥、干净、无油渍;
2锚固胶器皿无损坏、药物凝结等异常情况;放置方向和位置应符合商品要求;
3螺杆安装时,应使用专用工具将螺杆转动插入孔底。螺杆到达孔底后,应及时停止。
转动;
4丝杆安装完成后,应采取有效措施固定丝杆,避免丝杆松动、移动,并随时检查锚固
胶水固化是否正常。
10.3.7后置锚栓安装完成后,应进行现场承载力试验,并符合设计要求。
10.3.8后锚固连接器锚板安装时,应采取措施避免后锚螺母松动和锚板移动。
10.3.9平埋件与后锚固连接件锚板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.3.9的规定。槽型预
埋件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平板埋件和后锚固连接件锚板的安装允许偏差(mm)
注:设计无要求时,标高和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均为±20;
4构件式幕墙玻璃
4.1玻璃幕墙柱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:
1柱安装轴的允许偏差为2mm;
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差不大于3mm,同层立柱最大标高差不大于5mm;两柱固定点距离的允许偏差为±2mm;
3立柱安装到位,调整后应及时拧紧。
4.2玻璃幕墙横梁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:
1.梁应安装牢固,接缝紧密。当梁与柱之间有伸缩间隙时,其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;选择密封缝时,胶缝施工应均匀、密实、连续;
同一梁两侧或相邻梁顶部的水平标高差不得大于1mm。同一梁的最大标高偏差:当幕墙总宽度不超过35m时,可取5mm;当幕墙总宽大于35m时,可取7mm;
安装一层后,应及时进行检查、校准和固定。
4.3玻璃幕墙其他主要附件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:
1.保温层、防火、保温材料应铺设平整、可靠固定,拼凑处无缝隙;
2.凝结水排出管及其配件应与水准构件预留孔紧密连接,并与内衬板排水孔连接处采取密封措施;
3、通风槽、孔、雨水排出口应按设计要求施工,不得遗漏;
4封口应封闭;
5安装施工中使用的临时螺栓应在幕墙固定后及时拆除;
选用现场焊接或高强度螺栓紧固的构件,拧紧后应及时进行防锈处理。
4.4幕墙玻璃安装应按以下标准进行:
1玻璃安装前应清洁表面。除设计另有要求外,单个阳光控制涂层玻璃的涂层表面应朝向室内,非涂层表面应朝向室外;
玻璃周围的橡胶条应按规定型号选用,其长度应比外框内的槽孔长1.5%~2%;橡胶条斜坡断裂后,应拼接成预定的设计视角,并用专用粘合剂牢固粘接;镶嵌应平整。
4.5铝合金装饰压板的安装应表面光滑,颜色一致,接缝应对称严密。
4.6构件玻璃幕墙中的硅酮建筑密封胶应两对面粘接,不得三面粘接。
5单元式玻璃幕墙
10.5.1单元幕墙吊装机具的准备应满足以下要求:
1.安装模块板的吊装机具应专门设计。吊装机具的承载力应大于吊装施工中各种荷载和功能组合的设计值;
2.检查吊装机安装位置主体结构的承载力。吊装机具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,并有避免脱轨、定位和防倾覆的设施;
在垂直运输和吊装过程中,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板块摆动;
4吊装机具上应设置防护设施、限位开关,避免板块坠落;
5吊装机具的启动速度应可控,并有安全措施;
6吊装前,应对吊装机具进行全面的质量、安全检查,并进行空载试运行后才能吊装;
7定期检查吊挂钢丝绳,发现断股应及时更换;
8定期对吊装机具进行检查、维护,发现问题立即停止维修,禁止吊装机具带病工作;
9吊装机具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并考核合格;
10做好吊装机具的防雨、防潮、防尘措施;
11模块板的吊坠和支撑件应具有可调范围,吊坠和柱应用不锈钢螺栓固定牢固,固定螺钉不得少于2个。
5.2模块部件运输应满足以下要求:
1.做好成品保护,板块放置方向应符合板块规定的运输方向;放置稳定,固定牢固,减少板块或型材变形;
2.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,应使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刚度的周转架、垫片或弹性垫,使模块板相互分离和固定,避免划伤、挤压和串联;
3、超出运输允许尺寸的异形板块和模块板块,应采取特殊措施;
4运输过程中,应采取措施减少晃动,做好避免天气变化的准备,
5楼设置的接料平台应专门设计,接料平台的承载力应大于板块和周转架的主要自重,以及运输人员体重等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。同时,它能承受承载平台承受的水平荷载的分力。接料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。
5.3在场内堆积模块板块时,应满足以下要求:
1应设置专用堆放场所,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。短期室外储存应采取防护措施;
2应存放在周转架上;
3应按安装顺序先出后入的原则按编号排列;
4不得直接叠层堆积;
5不宜频繁装卸。
5.4板块吊装及到位应符合以下要求:
1板上吊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板的形状和重心设计,吊点不少于2个。必要时,可增加吊点加固措施;
2应进行试吊;
3吊装模块板时,各吊点应受力均匀,吊装过程应保持模块板块稳定;
4吊装升降和平移模块板不得摆动或碰撞其他物体;
5吊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,确保装饰面不磨损、不挤压;
6模块板块到位时,应先将其挂在主体结构的挂点上,板块未固定前,吊具不得拆除。
5.5固定在主体结构上的连接件(挂座)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:
1连接调整完成后,应及时进行防锈处理;
2连接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.5的规定。
连接器安装允许偏差
5.6板块安装应按下列规定进行:
1.板块施工前,清理下一层板块上横框型材,检查板块接口之间的防水设备和密封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;
2安装施工时,严禁用锤子等敲打板块;
每个板块安装后应进行测量,使幕墙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不大于板块相应边长的1/1000。
5.7板块的校准和固定应按下列规定进行:
1模块板块到位后,应及时调整校准;
2.模块板调整校准后,应及时安装防松动、防双向移动、防倾覆设备。选择焊接施工时,焊接部位应及时防锈;
3.模块板固定后,应及时清洗模块板上部型材槽孔,并按设计要求完成板接口之间的防水密封处理;
4.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防雷设施、保温层和防火层。阻燃材料应用锚钉固定牢固,防火层应平整,拼接处无缝隙,完成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。幕墙施工安装后,应及时清洁幕墙;清洁时应选择合适的清洁剂,防止安装幕墙的腐蚀和污染;
5单元幕墙安装固定后的误差应满足表5.7的要求;
单元幕墙安装允许偏差
4模块板固定后,方可拆除吊具,并应及时清洗模块板的型材槽孔。
5.8施工中暂停安装的,应保护插槽等部位;施工过程中,应及时保护安装好的模块板。
6全玻幕墙
6.1全玻璃幕墙安装前,应清洗嵌入槽;施工中途暂停时,应采取保障措施。
在6.2全玻璃幕墙安装过程中,应随时检查和优化面板、玻璃肋的水平度和垂直度,使墙体安装平整。
6.3每块玻璃的吊夹应位于同一平面上,吊夹的受力应均匀。
6.4全玻璃幕墙玻璃两侧嵌入槽孔深度及预留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,上下间隙尺寸应相同。
6.5全玻璃幕墙玻璃应采用机械吸盘安装,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。
6.6全玻璃幕墙施工质量应满足表6.6的要求。
全玻幕墙施工质量要求
7点支撑玻璃幕墙
7.1点支撑玻璃幕墙爪施工前,应准确确定其安装位置。爪座安装允许偏差应满足本规范7.1的要求。
支承结构安装允许偏差
7.2点支撑玻璃幕墙面板的安装质量应符合本规范7.2的相应规定。
玻璃面板安装质量允许偏差
8个拉杆支撑结构
8.1幕墙张拉索杆支撑结构安装施工应符合我国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》GB50755、JGJ257《索结构技术规程》的相关规定。
8.2拉杆支撑结构中拉杆和拉索预拉力的施加应满足以下要求:
1.钢拉杆和钢拉杆安装时,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拉力,并设置预拉力调节装置。钢拉杆和钢拉杆采用液压千斤顶张力时,预拉力应由油压表控制;分级张力后,应采用测力计进行张力检查;
2钢拉杆用扭矩扳手施加预拉力时,应提前进行校准;
3张拉前,应评估索体张拉对相邻索位形及其张拉力的影响;当影响较大时,应通过预应力施工全过程的数值模拟确定预应力张拉方案;
4施加预应力应以张力为控制量;对结构重要部位进行索力和位移双控;
5拉索张拉应遵循阶段性、分级性、对称性、平均速度慢、同步加载的原则;在张拉过程中,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拉杆和拉索的预拉力;
张拉前必须对构件和锚具进行全面检查,并发出张拉通知。张拉通知应包括张拉日期、张拉批次频率、每次张拉控制、张拉机具、测力仪器、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;
7、应建立张拉记录;
8拉杆、拉索实际施加的预拉力值应注意施工温度的影响;
9可结合张拉索杆支撑结构的应力特性,从千斤顶直接张拉、拉索调节器调整、索端支撑强制到位、索体横向拉伸或顶推等方法中选择合适的张拉方法。
8.3玻璃幕墙张拉杆支撑结构施工后,面板安装前可根据重力荷载分布悬挂配重荷载。调整正确后,更换配重安装面板。配重重量为面板重量的1.05~1.15倍。
9安全规定
9.1玻璃幕墙安装施工除符合现行行业标准《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》JGJ80外、JGJ33《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》、除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》JGJ46相关规定外,还应遵守施工组织方案中确定的要求。
9.2施工机具安装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;使用时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。手持式电动工具应进行绝缘电压试验;手持式玻璃吸盘和玻璃吸盘机应进行吸附重量和吸附持续时间试验。施工前应进行试运行。
9.3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交叉时,主体结构施工层下设置防护设施,总宽度不小于6m。
9.4吊篮施工时,应满足以下要求:
1施工吊篮应设计,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,符合使用要求;
2安装吊篮的场地应平整,并能承受吊篮自重和各种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;
3吊篮配重与吊篮应可靠连接;
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载操作,并检查安全锁是否有效。安全锁试验时,吊篮离地高度不得超过2.0m,并且只能进行单侧实验;
5施工人员应通过培训,熟练操作施工吊篮;
6施工吊篮不得作为纵向运载工具,不得超载;
7不得在空中进行施工吊篮维修和进出吊篮;
8施工吊篮上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安全带,安全带必须系在保险绳上,并与主体结构有效连接;
9吊篮上不得放置焊机,也不得将吊篮和钢丝绳作为焊接地线。吊篮关闭后,应降至路面,断开吊篮电源;
10结束后,吊篮、吊篮钢丝绳应固定牢固,并采取防雨、防潮、防尘措施。长期停止使用,钢丝绳应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。
9.5现场焊接作业时,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。
9.6施工过程中,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,施工现场留下的杂物应及时处理。施工过程中,施工工具不得放置在窗台和护栏上。脚手架和吊篮施工时,不得随意投掷物品。